北外中东欧研究中心编译
The Center fo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Studies, BFSU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东欧研究中心”主办
2023年第22期(总第52期)2023年10月24日
01编者按
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给包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内的巴尔干国家带来了巨大收益。本研究着眼于未来波黑与中国的发展可能,调查潜在的政治以及社会领导者对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看法。本研究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对110名30岁以下的波黑年轻政治家和民间社会组织成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受访者认为该机制拥有积极前景,并支持中国在波黑的经济文化活动。然而,受访者同时强调,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应严格遵守欧盟环境标准,并提出中国公司在波黑经营时应尊重波黑法律体系。青年政治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波黑社会对于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的认知与反思,同时也将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方向,并可能为当下中国与西巴尔干的合作提供新的思路。
02关键词
外交,软实力,中国,中东欧,波黑
03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作为西巴尔干国家之一,波黑与中国实现了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但同时,波黑也致力于实现加入欧盟的目标。有欧盟官员认为,波黑与中国的合作将成为其入盟之路的绊脚石。欧盟官员的担忧有其现实因素。一方面,中国与欧盟国家政治制度截然不同。当西巴尔干国家成为欧洲共同体的一部分后,中国的政治影响有可能在欧盟内部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中国与西巴尔干国家的合作可能会使欧盟的潜在成员过度负债,这些国家入盟后,债务负担将落在其他成员国身上”。
本文是一项有限的定量-定性研究的结果,研究调查了波黑潜在的未来政治和地方领导人对中国在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中的三个领域:能源政策、基础设施模型和软实力的影响力的看法。在定量部分,110 名 30 岁以下的政党青年成员和社会活动家参与了问卷调查。定性部分包括对 10 名受访者进行的采访,其中一半是民主行动党(SDA)、民族进步党(PDP)、民主阵线(DF)等政党的成员,另一半为来自波黑社会组织的积极分子。
04能源合作:互利合作还是绊脚石?
能源政策是中国外交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波黑的能源储备能够满足国内的电力需求,但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俄罗斯的天然气。波黑盛产煤炭,煤炭是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波黑的火力发电发展充分,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中国企业与波黑当局代表达成了多项协议,涉及斯坦纳里(Stanari)等多个热电厂的建设和现代化改造。斯坦纳里热电厂(TPP)是欧洲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此类电厂,是中国—中东欧合作的首批成功案例之一。
除了煤炭能源外,波黑的水利资源也极具发展潜力。波黑拥有大量能够生产清洁能源的水力发电厂,但同时它们也会对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为了达到欧洲能源共同体的标准,波黑越来越关注可再生能源。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可以帮助波黑发展可再生能源。波黑与中国公司就在塞族共和国建设水力发电厂签署了几项框架协议,不过融资模式和工程开工日期尚未确定。
研究表明,关于中国与波黑的能源合作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是波黑在达成欧盟环境标准之路上的绊脚石,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中国与波黑的合作可以与欧盟的标准和法规达成一致。110名受访者中,59.1%的受访者支持中国投资波黑能源领域和火电厂建设,38.2%的受访者反对此类投资,2.7%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此类投资。此外,研究表明,环境保护是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一环。85%的受访者表示环境保护更为重要,而15%的受访者表示就业比环保更重要。对于当地社区而言,中国与波黑的合作项目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约有 850 人为斯坦纳里热电厂(TE Stanari)项目工作。然而,该电厂遭到了欧盟官员的批评,他们表示,以煤炭为基础的生产是一种过时的能源生产方式,这种生产只会阻碍波黑加入欧盟并造成波黑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波黑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冬季的燃煤电厂会进一步污染环境,使公民的健康状况恶化。因此反对者们认为波黑应该将重点放在可以带来长期的财政效益的可再生能源上。承包商们声称热电厂是按照欧洲能源共同体要求的所有欧盟标准和法规建造的。一些受访者认为不应放弃利用煤炭资源,因为它是波黑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是在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应使用新的环保净化技术,以此实现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于周边环境以及居民健康的危害。此外,支持者们声称,如果放弃该地区的煤炭能源生产,许多工作岗位和产能将闲置。因此该地区的电力生产不应完全被放弃,而需要针对环境问题进行改进。
05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担忧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官僚制度方面存在着人员和机构冗杂等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使得它难以吸引外国资本。因此,中国—中东欧合作为波黑提供了连接本地区和整个欧洲的独特机会。但调查显示,68.2%的受访者认为,波黑仍未充分利用参与该机制带来的好处。此外,82.7%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中国在波黑建设公路、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89.1%的受访者认为道路是国家最需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其次是医院(62.7%)、铁路(58.2%)和机场(30%)。自战争结束以来,波黑仅建成了 130 公里的高速公路。目前,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泛欧5C走廊高速公路波黑段项目已经在莫斯塔尔附近完成部分建设,全长10公里。此外,巴尼亚卢卡-诺维格莱德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计划中,该高速公路将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资金,将巴尼亚卢卡与欧盟连接起来。加强和扩大现有的道路网络将使波黑与欧盟国家间联系更加密切,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贸易量。在签订了价值约 4500 万欧元的合同后,中国国药国际集团在多博伊市建造了一家新医院。此外,两国代表还签署了关于在波黑南部城镇特雷比涅建设机场的谅解备忘录,该机场将成为波黑连接邻国克罗地亚的重要纽带。
为了从西方国家获得贷款,各国往往必须满足严格的条件。然而,中国提出的贷款条件更加灵活,并且涉及的行政程序官僚程序更少。虽然波黑需要与中国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是高速公路和现代化设施的建设,但同时这也会给波黑带来很大的信贷压力。此外,中国公司采用了独特的合作方式,将工人、专家、管理人员和设备派往合作国家。然而,某些参与合作的公司在非洲项目建设期间涉嫌腐败丑闻。参与调查的受访者强调了对在波黑开展工程的公司进行详细审查的重要性。根据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排名CPI,波黑的许多政治领导人都容易出现腐败行为,他们与类似公司的合作可能会极大地动摇公众对中国—中东欧合作项目乃至中国本身的看法。尽管存在某些担忧,但目前的预测表明,波黑不存在陷入所谓“债务陷阱”的危险。2019 年波黑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 31.42%,这并不符合过度负债的现实假设。
06软实力的魅力
近年来,中国为提高文化软实力付出了巨大努力。2009 年,中国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十一次中国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公共外交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并于同年成立了公共外交办公室。2012年,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成立。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一些大学开始着眼于软实力和公共外交领域的研究。根据波特兰通讯社和美国公共外交中心2019年发布的全球软实力指数排名,中国位列第27位。另一方面,教育和文化是中国的主要优势。中国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活动,包括在萨拉热窝和巴尼亚卢卡开设孔子学院,将中文列入公共学校选修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期间举办中国电影周,并在公共媒体上放映系列节目“那个美好的北京”等。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坚力量,是文化传播的先导。孔子学院项目是中国通过推广语言学习和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加强文化和社会理解,以及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一种手段。除了免费的语言和文化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比赛赢得去中国旅游的机会。研究表明,波黑孔子学院的软实力仍处于中等水平。波黑目前共有两个孔子学院,分别设于萨拉热窝和巴尼亚卢卡,巴尼亚卢卡孔子学院还与总部北京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合作,在塞族共和国的学校开设了汉语选修课。然而,在本调查中仅有 11.8% 的受访者参与过孔子学院的活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文与其他欧洲语言不同,较少被认为与个人和职业发展相关。12.7% 的受访者表示有强烈的学习汉语意愿,33.6% 的受访者学习意愿中等,53.6% 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没有学习这门语言的意愿。
民间组织以及流行文化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黑大使馆外,民间社会组织也为加强两个相互理解与合作付出了努力。然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发展中心(Centar za promociju i razvoj Inicijati- ve “Pojas i put”)、波中友好协会和今日中国(Ki- na-danas.com)等在波黑积极宣传中国的民间组织只有少数,他们的影响具有局限性,只有 16.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关注这些民间组织发布的互联网内容或以其他方式参与这些组织的工作。此外,鉴于中国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以及 2019 年在上述民间社会组织和中国驻波黑大使馆的帮助下于波黑举办了“中国电影周”等宣传活动,研究还调查了中国电影和音乐产业在波黑发展的总体情况。然而,在 110 名受访者中,仅有 12.7%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关注中国的电影以及音乐产业。这表明西方电影摄影艺术,主要是好莱坞电影艺术和欧洲电影艺术仍在波黑占有主要地位。尽管中国的软实力对于波黑的影响目前处于中等水平,大多数受访者仍对中国的文化传播表示欢迎,希望未来开展更多有关于中国的文化活动,并且期待中国文化传播者能够在波黑更加活跃。
07结语
中国选择向世界开放,开创了“双赢”的合作理念,为国际关系理论带来了新范式。通过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中国成功地把中东欧和东南欧国家聚集在一起。然而,有必要在更广泛的中欧关系中观察西巴尔干地区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在欧盟的规则和建议下运作,欧盟的结构性权力对于中国-中东欧合作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波黑与中国的合作显著增加,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文化活动方面。关于能源领域的合作项目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说法,部分人认为能源项目将成为实施欧盟内部能源和环境保护规则的障碍,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能源领域的合作能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和发展的机会。研究表明,年轻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对于投资能源部门和建设火力发电厂持支持态度,但同时也呼吁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保持谨慎。受访者还认为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也可以通过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实现。研究表明受访者支持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的发展模式。此外,受访者强调应对获得合同的公司进行基本核查,以避免腐败行为。另外,研究表明,尽管中国在波黑的软实力影响仍处于中等水平,受访者仍对于向波黑公民介绍中国及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文化活动表示欢迎。
作者信息
Muamer Hirkić(穆阿梅尔·希尔基奇),萨拉热窝大学政治学院研究助理。
编译者简介
扈心怡,北京外国语大学克罗地亚语专业学生、中东欧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文章来源
Muamer Hirkić, Percepcija mladih u Bosni i Hercegovini mehanizma za saradnju između Kine i zemalja srednje i istoČne Evrope, Pojas i put i saradnja Kine i zemalja Centralne i Istočne Evrope: BiH perspektiva, 2022; 110-121.
审核 :王弘毅
排版 :陈竹君
声明:本文根据对象国相关智库文献编译而成,故不代表编译人员及本机构的观点。
本期执编:王弘毅
编辑部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100089,北京外国语大学东院主楼126室
电话/传真:010-88815700
电子信箱:ccees@bfsu.edu.cn
中心官网:https://cees.bfsu.edu.cn/